我市扎实推进防范非法金融宣传工作
我市始终紧扣“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主题,将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作为维护金融稳定、守护群众财产安全的重要抓手,全年常抓不懈、久久为功。通过精心策划、系统部署一系列常态化、创新性宣传活动,有效提升了全民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1-10月,我市累计开展防非宣传活动511场,发放宣传资料13.89万份,发送公益短信194万条,投放微信朋友圈公益广告150万次,切实筑牢群防群治的坚固防线。今年以来,全市无新发案件,涉非风险总体平稳。
一是宣传载体创新化,精准触达全年在线。我市将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作为全年常态化宣传的核心载体,构建了覆盖市、县(区)两级的动态宣传矩阵。市防非打非办联合市公安、市小贷公司摄制的《警惕变质的内部集资》等警示教育片,在公交移动电视、网络平台实现常态化轮播,形成长效警示。部分县区如金寨县、霍山县等,主动洞察风险苗头,全年分阶段推出重点领域“方言短剧”、“快板说防非”等特色宣传视频,并长期公示举报渠道,确保宣传内容“接地气、有人气”,实现了精准滴灌和有效触达。
二是靶向聚焦精准化,关键领域推深走实。由市防非打非办牵头,组织成员单位及县区常态化开展防非宣传,紧盯风险高发区域,将宣传力量集中投向城乡结合部、乡镇集市、老旧小区及老年社区等重点地区。通过举办“集市防非讲堂”、“空巢老人敲门行动”、“村民板凳会”等形式的宣传活动,面对面揭露“保健品返利”“墓地养老”等典型骗局,用通俗语言“点对点”普及防非知识,有效提高老年群体防非意识。
三是全域推进系统化,市县合力纵深到底。坚持防非宣传工作“一盘棋”思路,构建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系统化宣传格局。市级层面负责总体规划、资源协调与成效督导;各县区则立足本地实际,常态化开展防非宣传活动,将防非知识传递至基层末梢。通过建立市县(区)宣传素材共享机制、定期展播县区优秀案例、向重点社区统一配发宣传品等措施,实现了优质资源下沉与经验共享,切实筑牢金融安全的基层防线。
智能问答
首页
政务资讯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财政工作
皖公网安备 341501020001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