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以“硬举措”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筹资管理
自财政科学管理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六安市财政局紧紧把握多元化资金筹措要求,统筹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国债资金、中央专项补助资金、专项债券、市场化融资、地方财政资金,在市本级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有力推动政府项目建设。
立足项目谋划,细化筹资方案论证。在项目谋划阶段,深入调查研究,全面系统分析,综合运用不同方式做好项目资金筹措谋划。城区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投资总额1.84亿元,使用了中央海绵城市专项资金1亿元,积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0.5亿元,切实解决了项目工程建设资金来源问题。
严格厉行节约,加强项目投资评审。在项目前期评审阶段,将项目建设资金来源和规模作为重要的评审内容,严格评审项目规模,合理确定项目资金需求。2025年8月,我市对六安市人民医院妇产中心能力提升项目进行评审,项目估算总投资8000万元,经评审,核减项目资金797.17万元,并明确资金来源为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和自筹资金,项目资金更加精准。
紧盯上级政策,动态调整资金来源。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结合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支付需求,及时调整筹资资金来源途径。2025年7月,对原由市级财政资金保障的G312合六界至迎宾大道段快速化改造工程项目,在上级政策支持下,我市积极争取专项债券资金1.41亿元用于项目资金支付,及时调整建设资金来源,做到资金支付和项目进展动态匹配。
标签:
关联信息
智能问答
首页
政务资讯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财政工作
皖公网安备 341501020001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