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科学管理试点工作系列报道】
强化“自审自发”管理机制 推动“试点”变“亮点”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财政局 发布时间:2025-10-15 18:36
字号:

2025年,六安市围绕专项债券“自审自发”试点方案,聚焦“项目+资金+监督”管理三个强化,推动专项债券使用提质增效。

强化联合审核,项目遴选提质。建立市级联审机制,财政、发改等20多家行业主管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协同审核项目投向领域、前期工作和融资收益平衡能力,提高项目储备质量。围绕项目资金管理重点,制定34项审核指标和评审要点,开展专题培训和政策解读,提升工作专班业务能力。强化审计结果运用,在国家禁止类项目清单的基础上,将审计监督反映的投向领域、收益来源不合规和虚增项目收益等问题纳入“负面清单”范围。2025年,市级联审工作专班共评审45个新项目,审减11个项目,审减率24.4%;省级部门审核通过17个项目,通过率5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约20个百分点。

强化早发快用,资金安排增效。根据项目轻重缓急和成熟度,倒排发债优先级次,优先保障续建项目,全市续发项目、金额占比分别为82.8%、97.2%。强化新开工项目前置审核,未完成前期准备工作的项目一律不安排发债,全市64个项目开工率达100%。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完善分批滚动发债机制,精准匹配债券发行与资金支付时点,确保专项债券一经发行即可形成支出。建立工作台账,债券支出“周调度、月通报”,确保应支尽支。2025年1-9月,全市共发行专项债券61.67亿元、支出57.18亿元,支出进度92.72%,居全省第4位。

强化双重把关,监督管理扩围。建立完善“事中事后”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债券资金按规定项目、用途使用。一方面,建立“专户管理、专款专用”资金监管机制,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国有企业设立项目资金专户或二级子账户,严防挤占、截留和挪用。另一方面,建立常态化复核机制,按月审核资金使用凭证资料,严防不规范支出、虚报支出。今年以来,市财政部门复核发现专项债券管理使用问题8笔,已全部整改落实到位,涉及资金0.53亿元。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