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科学管理试点工作系列报道】
市财政局加快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财政局 发布时间:2025-10-11 18:14
字号: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作为落实国家战略、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重要力量,是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重要体现,也是撬动国企改革与民生改善的关键杠杆。2024年,国务院、安徽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一年来,六安市财政局积极谋划,多举措持续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系,突出“应纳尽纳”“应缴尽缴”“应保尽保”,进一步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助推国企改革与民生改善。

健全企业名录,有效扩大覆盖范围,实现应纳尽纳。组织摸排全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所办企业,建立全级次国有企业名录。编制2025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时,结合国企名录,将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所办(所监管)一级企业全部纳入预算编制范围,实现国有企业应纳尽纳。截至目前,市本级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的一级企业共21家,较2024年净增加3家,市本级基本实现全覆盖。

健全上交机制,科学设定类别档次,实现应缴尽缴。根据市属企业所属行业、企业类型,兼顾企业发展和收益分配,自2025年起,对市属国有独资企业上交的国有资本收益实行分类分档收取,其中“商业一类企业50%;商业二类企业50%;公益类企业30%;文化类企业30%”,收益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健全。截至目前,市本级实现国有资本收益8288万元。

细化预算编制,严格规范支出管理,实现应保尽保。严格落实零基预算改革要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各类收入、支出均严格纳入预算管理,收入预算细化编制到企业。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使用方向和用途安排支出预算,同时加强预算统筹,安排一定比例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调入一般公共预算。2025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支出7092万元,主要用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国有企业改革支出、国有企业注册资本金注入及公益性补贴等,调入一般公共预算80233万元,统筹用于保障改善民生,民生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