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科学管理试点工作系列报道】
我市率先实施整体支出成本管控 零基预算改革取得突破性成效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财政局 发布时间:2025-09-24 19:02
字号:

六安市财政局以财政科学管理试点为契机,坚决突破“基数+增长”的传统预算模式,在全国率先探索将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拓展至单位整体支出层面,选取市中心血站作为改革试点,通过系统性的成本效益分析,推动预算管理改革向纵深发展,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六安经验”。

重构支出框架,聚焦核心职能绩效。六安市财政局以中心血站“采供血”核心职能为切入点,打破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界限,将业务活动精准拆分为采集、检测、制备、储存、供应等五大环节,科学设定绩效目标,明确血液采集量、质量问题退回率、供应及时率等核心指标,实现成本与绩效紧密挂钩。

规范成本归集,夯实数据基础。通过全面梳理2020年—2024年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项目支出,严格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和作业成本法,将各项支出准确归集至对应业务活动,剔除一次性、超范围支出,确保成本数据真实、可比、可持续。

制定支出标准,实现预算精准编制。在深入分析各环节成本动因与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对标省内外同类单位效率水平,制定了涵盖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14项支出标准。经测算,2026年中心血站整体支出预算较2025年压减17.62%,并核定单位红细胞成本117.53元、每毫升血浆成本1.16元、每治疗量血小板成本891.96元,为预算编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强化结果应用,推动管理效能提升。成本分析清晰揭示了内部管理、物品登记、车辆使用、宣传招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中心血站精准优化管理、挖掘降本潜力指明路径,有效激发单位内生动力,实现从“被动预算”到“主动管理”的转变。

六安市通过实施整体支出成本效益分析,不仅显著提升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更为零基预算改革提供了实践范例,构建了“职能—绩效—成本—预算”闭环管理机制,为现代预算制度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