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局以述法点评促法治建设提升
作为首批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述法试点单位代表,市财政局党委高度重视,以述法点评整改为契机,强基础、补短板,扎实推进财政法治建设落实落细,充分发挥法治对财政的引领、规范、保障和服务作用,以财政法治赋能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工作。纵深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坚持从“清存量、控增量”双向发力,打破支出固化格局,全市取消低效无效支出政策405个,节省资金5.7亿元。在全省率先建立新增财政支出政策评估论证机制,未通过评估论证的不安排资金。统筹安排体检、会展、培训、法律顾问、物业管理、信息化运维等专项资金,编入牵头部门预算或委托市属国有企业统一管理,资金节省率15.3%。认真落实“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惠企政策。截至目前,2025年全市“免申即享”资金共计兑付0.82亿元,涉及项目数855个,惠及企业664家。切实加大财会监督力度。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严肃财经纪律检查,对15家市直单位和3个县区的重点检查工作,及时下达处理决定,印发财会监督关注函,强化督促整改,完善制度漏洞,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提升财经纪律的严肃性。
二是全面依法履行财政职能。严格预算执行管理。依法预算执行,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建立市级“均衡支出、精准支付”管理机制,按月复盘审核,确保申报计划与预算安排、实际支付与申报计划一致,累计退回不合规支付计划499条。严控预算调整调剂,2025年以来市级无预算追加事项。健全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差旅费报销范围、伙食费和交通费缴纳、公务卡使用等管理,上半年全市“三公”经费支出下降17.1%。持续提升绩效管理水平。选取13个项目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核减市级部门2025年预算0.71亿元。开展物业管理、规划编制、大型会展、公益场馆布展和运维、考试考务、污泥处置等6个领域成本绩效分析,压减无效支出34.3%。市级收回预算执行与绩效目标偏离较大的项目资金0.5亿元。
三是积极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重要时间节点集中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等宣传活动,扩大财政金融法治宣传影响力。防范化解法治风险,积极推进法制审核,做好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法律顾问力量,培养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提升财政法治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