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财政局(市政府国资委)关于2023年度槐树湾乡码头村帮扶工作的总结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市财政局发布时间:2023-12-21 09:47
字号: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组织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在选派单位和县直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驻村工作队紧贴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履职尽责,扎实开展驻村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一年来,驻村工作队坚持以党建引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稳步发展。这一年,村集体经济突破70万元,达74.48万元,较上年增长19%。这一年,联农带农促增收,脱贫户年人均收入达21739元,较上年增长10.7%。这一年,公益性岗位管理更加科学高效,振风超市运行公正规范、互助社扶危济困能力得到加强,乡风文明持续向好。这一年,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持续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村组均衡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土地综合利用水平大幅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进一步增强。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主责主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1.落实帮扶政策。一是按照上级要求,驻村工作队主动联系帮扶单位来村落实走访工作,入户采集信息和年度收支算账,今年帮扶干部累计开展入户走访200余人次;二是根据帮扶政策调整,建立脱贫家庭户信息电子表格,及时在国办、省办系统动态更新各项信息;三是协助乡村振兴专员为脱贫人口申报就业、产业奖补,今年申报就业交通补贴25618.4万元、特色产业奖补11623.2万元。

2.防止返贫致贫。驻村工作队会同村两委、驻村乡干先后开展两轮防返贫监测排查工作,逐户发放防返贫监测帮扶政策明白纸、讲解一户一码使用方法、宣传自主申报四种方式。重点关注整户低保、五保、突发困难户等特殊群体,共排查8823595人,年度新增监测对象1户。此外,驻村工作队和乡村干部坚持遍访民情工作,收集群众合理诉求并积极给予回

3.开展慰问帮销。今年,帮扶单位到村对困难党员、帮扶户共计30人慰问1.5万元,利用市慈善协会1万元爱心善款慰问15户困难家庭,使用扶危济困互助社资金1.7万元临时救助18户突发严重困难家庭。根据日常走访掌握情况,动员帮扶单位、亲友等帮销黑毛猪、西瓜、粉丝、鸡等农特产品5.4万元。

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

1.加强组织建设驻村工作队带领村干部、党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忠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和组织生活。深入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并围绕“三问”开展研讨,围绕“五大”要求、“六破六立”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走访大整改2023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人、发展预备党员1人、按期转正2人,支部现有党员84人。

2.强化综合治理进一步构建党建引领、共建共治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强化党建引领网格治理,优化规范网格设置,将包组乡干、村民组长、老党员等纳入网格,实现基层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建立“红色评议站”,选聘2名老党员、老村干为“红色评议员”,参与群众议事、信访矛盾处理等工作。针对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组建“1+2+N”调解小组。村级征兵、信访、渔业管理、安全生产、森林防火、人居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稳妥推进,综合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3.推进共建共联。全年召开4党建联盟联席会议学习有关法规和乡村振兴政策文件,研究帮扶计划,谋划帮扶工作。帮扶单位、相关企业到村开展志愿活动1政策宣传2争取省淠史杭总局捐赠振风超市运营资金2万元、县委办联系县有关企业捐赠6万元、协调平安财险捐赠党建专项资金4万元、中华财险无偿为全乡2043亩油菜提供商业性菜籽收入保险。

全力发展产业,实现集体经济稳中有增

1.稳存量一是精心管护村级光伏电站,定期组织人员清理地面杂草、清扫光伏板面,确保光伏发电收益稳定在15万元左右二是出租茶厂旅游驿站、老村部等村级资产,做好服务保障,保证10万元出租收入不减少

2.激变量继续做大西瓜产业,引导村民参与西瓜种植,今年种植面积扩至15余亩,产量9万斤,产值20万元。春季小规模养蚕6,售茧收入1.4万元。此外,入股的长运物流、响山寺茧站、刘冲养猪场等实现年度综合分红7万元,进一步优化集体经济收入结构。

3.增量积极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今年,村集体盘活撂荒土地用以种植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秋收粮食销售实现收入3.6万元7月,主动向乡党委政府争取,将金家寨小学闲置校舍改造为乡级小蚕共育室,代管全乡早秋、晚秋170张小蚕,增收2.89万元。

积极向上争取,促进码头村全面振兴

1.短板。争取2处县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示范点建设资金60万元,用于张公山余湾组道路畅通、亮化美化等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新增公厕2座,年内在各居民组将250盏路灯安装到位,春节前实现村级主路段全部亮化。争取污水处理项目资金20万元,用于中心村庄两处生态污水处理设施及污水管网铺设,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2.倡树新风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按期开展移风易俗、环保卫生、遵纪守法、热心公益等文明新风红黑榜评比公示发放振风超市积分券0.7万元新建公厕一座,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高效推进,群众移风易俗、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同时,组织开展送戏、送电影下乡,建设小型休闲体育广场,不断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3.普惠民生。工作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心关爱特殊群体,努力惠及更多群众。今年以来,建成老年助餐食堂并投入运营,争取爱心企业、帮扶单位捐赠扶危济困资金6万元争取红石嘴管理处、县委办为留守儿童订阅爱心书刊万元。协调县财政局、中华财险六安中支慰问留守儿童402.8万元,平安财险为村老人、退役军人、病残、老党员等50余人提供免费体检,市财政局组织10名留守儿童前往市图书馆、科技馆参观学习。

合力共为,全面融入乡村工作

驻村工作队自觉服从乡党委全面领导,主动参与乡村各项工作和活动。严格遵守驻村工作纪律,坚持吃住在村,严格执行考勤和请销假制度,按月缴纳就餐费,序时记录《选派干部工作日志》,按时上报《选派干部月报表》。全年刊印12期乡村振兴工作动态,组织年度资料汇编工作。与村两委相互尊重支持,工作上各有侧重,始终做到遇事共商、问题共解全身心投入到村级各项事务中全力支持资金项目争取、森林防火、防溺水志愿服务、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工作队团结村两委真心为民服务、办实事、解难题并积极协助支持乡党委政府在市县工作考核中争先进位,赢得群众与乡村干部的一致认可高度评价

一年来村集体经济稳中有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有效,乡村振兴实绩得到加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一是产业散而不强,主导产业蚕桑还未成规模,集体经济对光伏、租金收入依赖大,缺少新的有效增长点;二是村组发展尚不均衡。各组在路灯亮化、美丽宜居建设等基础设施上还存在较大差距三是人居环境还有提升空间。虽然人居环境较之以前有了较大改观,但是常态管理、人人参与的氛围还未根本形成。

明年工作打算

2024,驻村工作队将贯彻上级总体部署要求,持续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持续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一要扎实推进帮扶工作做好定点帮扶和驻村帮扶工作,及时制定年度帮扶计划,协助帮扶干部完成日常走访、落实帮扶政策认真总结三年驻村工作实绩并做好到期交接工作。二要坚持防返贫监测不放松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扎实开展防返贫大排查,做到应纳尽纳,动态调整帮扶措施促进增收。三要做好问题整改工作。做好考核评估、督查巡查等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举一反三,提高工作质量

做优产业,壮大集体经济

突出蚕桑主导作用做好桑叶基地日常管护,打造优质桑园,实现小规模自养与小蚕代管共育相结合,加快选址设计报批等工作进度,力争2024年上半年建成1200平方米标准化养蚕室做优西瓜品质擦亮西瓜品牌,要实现西瓜全过程科学种植,切实提高产量和品质,积极联系帮扶单位、企业助销三要发展粮食产业科学管控村级土地,适度扩大小麦、水稻、油菜等种植面积,提升机械化耕作率,使粮食生产成为集体经济稳定增长点

积极争取,提升宜居宜业水平

一要促进均衡发展加大和美乡村建设点争取力度有序选好建设地点,切实改善居住环境。积极争取县乡支持,推动村级道路优化提升。二要补齐短板弱项针对水毁维修、水塘清淤、建设公厕等突出问题,积极对接有关部门争取项目早日落地。三要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持续加大整治力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好网格员、公益岗作用,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

(四)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解难题

一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深入村组倾听群众心声,日常走访注重回应群众合理诉求,帮助解决群众身边有感小事。二要做好为民服务工作深化主题教育成果,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动参与村级为民服务工作,做好群众“帮办代办”服务。三是促进群众持续增收。鼓励群众发展养猪、蚕桑、茶叶、西瓜等特色产业,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水稻、小麦、油菜等粮食种植,多措并举促进群众增收。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